就是個再急診上班的厭世小護士,由於我要兼就業跟上課,所以: ) 有事情找我打重點好嗎 :)

厭世護理師的小天地 偶爾會佛心一點貼個健康小知識 不過可能大部分會po恐龍(超壞)

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

如何準備內外科護理學(消化系統疾病與護理2/5 檢查與消化系統特殊處置 )

從篇開始進入內外科腸胃道的篇章,消化的檢查百百種,每個都要記,所以我指讓你們了解哪些一定要了解的。

身體評估:
腹部的評估順序:視>聽>扣>觸
腸蠕動:約每分鐘要有5~20次 

先講重點我等等講到攝影或是穿刺都要注意:他的護理措施都一樣

攝影:
1.代表要吞顯影劑(BaSO4)
2.顯影劑要擔心一件事過敏,所以要詢問病人對海鮮有沒有過敏
3.吞鋇劑,那就要多喝水促進排泄
4.既然吞鋇劑,那大便有灰白色也是正常的要衛教
5.吞顯影劑,就代表檢查時會推去照X-ray,既然要照X-ray那孕婦就不能照,也就不能做檢查。

穿刺:穿刺有很多功用,穿刺for引流 for診斷切片檢查...
1.既然都有穿刺這個動作了,所以要小心出血,所以做之前就要檢查凝血功能
2.若是凝血功能沒有很好,那可以打Vit k1 預防
3.既然穿刺就會出血那就要臥床6~8hr 
當講到攝影和穿刺,就是這幾個護理措施再跑,多的我會加,但是前面都是基本common sence 要知道 

上下腸胃道攝影: 


上腸胃道攝影:鋇劑攝影

部位:上腸胃道代表只有食道到空腸 
目的:會吞鋇劑照x-ray所以他經過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構造,所以可以看有無腫瘤跟結構
禁忌:若是有穿孔,鋇劑會流出來,到時候要清洗要開lapa刀,很麻煩,所以穿孔不能做,吞鋇劑要照X光,所以孕婦也不能照。
檢查前護理:NPO6~8小時,因為怕吐,前24hr,不能用抗膽鹼性的藥物,ex:Atropine,會影響腸胃蠕動,降低腸胃蠕動,也不可以抽菸,因為抽菸會讓胃酸分泌上升。
檢查後護理:因為你吞鋇劑,所以要多喝水促進排出,因為吞鋇劑所以大便灰白色是normal的,正常要衛教。



下腸胃道攝影:鋇劑灌腸

部位:就是直腸結腸類的都照的到
目的:灌鋇劑照x-ray,會看到大腸結腸的結構,哪裡突起也看的到所以看的到腫瘤,若是有憩室也看得到,阻塞也看得到。
禁忌:完全性的腸阻塞,會讓腸子阻塞更嚴重,腸穿孔也不行,因為會流出來,懷孕也不行我剛剛講過了。
方法:左側臥,因為腸道位置的關係,比較好灌降結腸在右邊,所以左側躺,之後灌完照x光
檢查前護理:就腸道一般清潔準備,一般腸道清潔準備是準則,前兩天低渣、前一天清流、當天早上做大量灌腸

注意事項:假如同時要做上下腸胃道攝影,先做下再做上,因為先做上會不准。



口服膽囊攝影術:(OC)
目的:可以看有沒有膽結石、或膽道阻塞。
禁忌:要吞顯影劑照X光,所以孕婦不能做,重度肝功能障礙,因為顯影劑傷肝膽
檢查前護理:檢查前2~3天要低脂肪,前一天要無油,讓膽囊累積多一點膽汁,之後要做OC前12小時吞顯影劑,,之後mid night 開始NPO,隔天照x光,之後吃脂肪餐,再隔15、30、60、120分鐘各照一次x光。
要吃顯影劑、照x光,所以要問對魚蝦貝類有沒有過敏、然後孕婦不能照x光



經皮穿肝膽道攝影術(PTC) 

目的:可以鑑別黃疸的原因,也可以看有沒有膽結石、腫瘤、或是膽道狹窄、他既是檢查也是治療,因為穿進去可以放一個管子引流膽汁,緩解黃疸的症狀。

禁忌:因為穿進去會打顯影劑,所以對顯影劑過敏的不行,因為要穿所以會流血,所以有出血傾向的不能做,若是膽道發炎也不能做。

方法:在右腋前線7.8肋間穿刺,進入肝內膽管後注射顯影劑然後再去照X光 

檢查前:因為要打顯影劑怕噁心嘔吐,所以 NPO6~8小時,打顯影劑怕過敏,所以海鮮貝類要問會不會過敏,會穿刺所以要抽血評估凝血功能,抽PT、APTT'、PLT,若是凝血功能很差的,可以打一維生素K1預防出血,因為維生素K1會幫助合成凝血因子2.7.9.10,所以可以預防出血,檢查前30分鐘給Atropine降低腸胃蠕動、或是demerol。

檢查後因為穿刺的關係,所以要絕對臥床6小時,並且觀察有無出血sign,出血sign就是HR上升BP下降。
然後要多喝水促進顯影劑排出,這是通則,有顯影劑就要多喝水促進排出。



上腸胃道內視鏡檢查UGI 簡單來說就是胃鏡 這一定要看,因為是非常常見的檢查,就算不考也要知道。

目的:照胃鏡會直接用一根內視鏡從嘴進去(也有從鼻子的),所以會把你上腸胃道看得非常清楚,最多看到12指腸,
而且胃鏡假如看到類似病變的組織還可以做切片檢查,所以也可以檢查胃癌,他可以看胃、食道、12指腸的發炎或是潰瘍,或是腫瘤。

禁忌:若是有穿孔的不能做,因為胃鏡有時候會亂戳,所以可能會大出血,所以穿孔不做,意識不清也不做,有主動脈瘤更不能做,AMI的你第一時間也不會想先幫他做胃鏡,應該會先抓去做心導管,所以AMI也不做。

檢查前:這個超重要,我之前做過胃鏡,真的會做下面的事情,所以以後你去臨床就是要做一樣的是,所以要看
做胃鏡一樣怕吐,怕吸入性肺炎,所以要NPO6~8小時,檢查前30分鐘會喝gascon,gascon可以消脹氣,降低胃得氣泡,或是給atropin降低腸胃蠕動,檢查前2分鐘會噴2%Xylocaine,因為要降低你的嘔吐反射,讓你在做的時候不會想吐。

檢查後一小時要NPO,因為要等嘔吐吞嚥反射恢復後才可以吃東西。
有做切片的,要NPO2小時,觀察有沒有出血合併症,怎麼看? HR上升BP下降,然後解黑便,嚴重一點會變血便,通常不會那麼嚴重啦,那是假如真的不小心動到動脈才有機會有這麼大的流血量,所以大部分都是黑便而已。


大腸鏡檢查

目的:反正就是從肛門放一個內視鏡進去看可以看到大腸結腸,所以若是有血便、或是腸發炎比如說區域性腸炎,或是大腸結腸有潰瘍、息肉、腫瘤都可以看的到。

禁忌:凝血有問題不做,因為就跟胃鏡一樣,有可能會戳到血管,戳到要是血止不住很麻煩,所以會抽血檢查凝血功能,然後AMI你也不會把病人抓去做大腸鏡,一定先做心導管,意識不清也不做。

檢查前的腸道準備: 這個很重要你的病人有很大的機率會做大腸鏡跟胃鏡,所以腸道準備很重要,前兩天要吃低渣、前一天吃清流、當天早上做大量灌腸。

檢查時一樣左側臥,跟腸道位置有關,我上面說過

檢查後可以正常吃東西了,但要注意有無腹脹、腸穿孔(怕腹膜炎,可以摸肚子會硬像木板)、出血(HR上升BP下降)等合併症


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術(ERCP) :

反正這個檢查就是從嘴巴開始放一個內視鏡下去一路到12指腸,12指腸那邊有一個12指腸乳頭(歐迪式括約肌),之後進去檢查總膽管、胰管,然後注射顯影劑,照X光,可以觀察肝、膽、胰系統的疾病,或是有沒有結石,以及可以取出結石,診斷法透式壺腹部有沒有病變或腫瘤。

禁忌:有急性胰臟炎的不做,因為會腫大,怕亂戳,對碘過敏的不做(因為會打顯影劑),嚴重出血傾向的不做(怕出血),孕婦也不做(因為要照X光)

檢查前:
1.檢查前的兩天不做上腸胃道攝影,因為做上腸胃道攝影會干擾ERCP的檢查
2.要打顯影劑怕吐,而且內視鏡從口腔進去,怕吐所以NPO 6~8小時
3.可能會亂戳到會出血,所以做之前要抽凝血功能(AP、APTT、PLT),若凝血功能差可以打維生素K1,維生素K1可以幫助合成凝血因子2.7.9.10。
4.檢查左側臥
5.跟胃鏡一樣檢查前30分鐘喝Gascon減少氣泡、給atropine減少腸胃蠕動、做前2分鐘噴2% Xylocaine可以減少嘔吐反射
6.因為歐提式括約肌其實他收縮力量很大,所以不容易進去,所以基本上可以依醫囑給病患喝MgSo4可以使歐迪式括約肌鬆弛,使導管容易進去

檢查後:
1.測V/S,每一項檢查回來都要馬上量V/S,之後第一個小時 15min/hr 、第二個小時 30min/hr 、第三個小時開始每個小時都要量,量四次,之後就恢復常規。


經皮肝臟活體組織切片檢查

目的:反正就是從皮膚,然後一路穿刺到肝臟做切片的一個檢查,所以他既然是切片就可以診斷肝癌、肝炎、肝病變、肝硬化等等肝的問題。

禁忌:血小板太少Ex: PLT小於五萬很容易出血,PLT小於兩萬就會自發性出血,穿刺會出血,所以做之前都要抽血驗凝血功能(APTT、PT、PLT)、右下肺底部感染的也不能做,怕感染到,嚴重腹水不做、膽囊腫大也不做,怕會戳破膽囊。

檢查前:抽凝血功能(APTT、PT、PLT),因為會出血,一定要NPO侵入性腸胃道檢查基本上都會要你NPO,注射維生素K1原因我上面講過。

檢查時:仰臥或側臥,之後把右手舉高,知道為甚麼是右手嗎? 因為肝臟在右邊:D 舉高高之後大口吐氣然後憋氣5~10秒,因為要讓橫膈上提,不會刺錯地方,之後就會穿刺,然後拔出來後加壓。

檢查後:右側躺,壓著穿刺點,沙袋加壓6~8小時,之後一樣量V/S,之後第一個小時15分鐘量一次,第二個小時30min量一次,之後每個小時量一次,量4次,之後回歸常規。 
絕對臥床6~8小時,觀察出血sign(HR上升BP下降),假如橫膈下積血的話,因為神經的關係會輻射到右肩,會痛
,若是膽汁滲漏的話右上腹會痛。


胃液分析:可以診斷胃炎、胃潰瘍、胃癌
分析:胃炎早期的時候胃酸分泌會上升、胃炎晚期的話胃酸分泌量會下降、胃癌末期的話因為胃壁細胞被癌細胞吃掉了,所以不會分泌胃酸,胃酸分泌量會下降,或是無胃液。
檢查前1~2小時要禁止服用抗膽鹼的藥物,因為會抑制胃酸分泌。
然後要MN要NPO,以及不能抽菸,不然假如吃東西或是抽菸的話胃酸會分泌上升,data會不准

糞便常規檢查 (OB)
這個檢查通常拿來測有沒有腸胃道出血,潛血傾向
檢查前的2~3天 ,可吃高纖食物
但不可吃肉、鐵劑、秋水仙素、碘劑,data會不准

全腸道外營養療法也就是(TPN)
反正你就記得這是一個非常營養甚麼營養都有的很高張的溶液,所以一定要On CVP 而且要大的靜脈比如說鎖骨下靜脈。
1.既然他非常營養,細菌一定也很愛,所以他最常見的合併症就是感染,因為它直接打入血液,所以感染就很容易敗血症。
2.既然他這麼營養這麼高張,代表很甜,所以會高血糖,當你身體習慣了這種濃度會一直噴胰島素去平衡你的血糖,所以當你把輸液突然停掉,體內胰島素還是很高,然後就會低血糖,所以TPN不能突然停掉,就算要停,也要慢慢停,或是換葡萄糖溶液補充,比較不會有低血糖的問題。

護理:
1.既然他這麼營養,那就一定要一天內輸完,而且要換不能只換TPN,要整條line一起換掉,而且更換的時候要雙重消毒,一定要無菌技術執行,而且TPN要丟到感染性廢棄物,因為她都是細菌。
2.既然他這麼營養,這麼高張,這麼甜,那一定要慢慢滴,而且要用PUMP控制。
3.TPN的管路絕對不可以抽血、加藥,你就想TPN除了給TPN其他都不能做。
4.我剛剛說過假如要停要慢慢停,不然會低血糖,不然就是用10%葡萄糖溶液取代,比較不會低血糖。


迴腸造口術

有種可以不用做人工肛門的叫寇克式囊,優點就是不需要配戴人工造口袋,正常的迴腸造廔口應該要是粉紅色,假如黑色或是白色都不正常,每天最好補充水分1500~2000cc,採低渣飲食,比較少大便。
傳統的造口袋護理,大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就要將糞便排空。

結腸造口術
永久性造口:直腸結腸癌或腫瘤,就會需要拉一個人工肛門做永久造口。

造口護理:在清潔的時候只能用中性肥皂或是溫的清水清洗,比較不刺激,並且每天要觀察造廔口的皮膚,要是粉紅色的,而且要微凸,假如發現造口變紅,代表有發炎的可能,或是發黑,可能是壞死,若是白白的那就有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感染,所以造廔口顏色要記。

當你紅腫或是有破皮的時候可以使用氧化鋅軟膏,若是白色念珠菌,那就塗一個藥膏我之前有再三叮嚀白色念珠菌的抗生素要用Nystatin。

造口盥洗的注意事項
可以使用一般溫水約莫37.5~40.5,我是記38~40,每次灌洗量是500~1000。
先坐在馬桶上之後把盥洗桶掛與肩膀同高約莫45~60公分,潤滑前面的頭之後插進去大概5公分,盥洗後加壓5分鐘,腹部要順時鐘按摩,會洗比較乾淨,若是會痛可以先停止之後再灌,不要拔出來。



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

如何準備內外科護理學(消化系統疾病與護理1/5 生解篇 )

來到一個臭臭長,卻又會考很多的大單元,消化系統,這章節除了理解沒有用,還要靠死記,畢竟學長不是學霸,只能死記 ㄏㄏㄏ,不過還是考到li囉 :)
這個章節我會把他分三段,因為消化實在太多了,學長我沒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在那邊給你一次打完:) 

鈉我們先從生解開始,你不懂生解,就不懂內外,你就不會想跟內外當好朋友,我們要建立互相合作的,我們要建立互相合作的關係好嗎 :)  加油 

生理解剖的部分,我只會打幾個比較重要的器官ex:胃、肝、小腸、大腸、膽囊、胰臟。 幾乎是全部了 ㄏㄏ ,媽的:)  

: 位於腹上區跟左季肋區

胃壁由內而外分四層:黏膜層、黏膜下層、肌肉層、漿膜層
1.黏膜層:是單層柱狀上皮,而且含有胃小凹,由黏膜的皺壁形成,有胃腺細胞分布,會分泌黏液
2.漿膜下層:沒甚麼好講的
3.肌肉層:分成三層,內斜、中環、外縱  中層環狀肌會在幽門處形成
幽門括約肌(下食道括約肌)。
4.漿膜層:腹膜的臟層

胃的運動:
1.混合;攪拌直到食物變半流體狀的食糜
2.排空:胃竇蠕動波的強度會決定胃的排空速度 ex醣類>蛋白質>脂肪,所以你吃雞排阿甚麼的會好一段時間不會餓,就是因為他消化速度有夠慢,一直卡在胃,你就一直不會餓。

胃腺:胃的外分泌腺 
1.黏液頸細胞:可以分泌含有醣蛋白和HCO3的黏液,保護黏膜,反正就是不要讓胃黏膜跟胃液接觸到,保護胃的啦。

2.主細胞:會分泌胃蛋白酶原(pepsinogen),既然都說胃蛋白酶原了,就代表他還沒活化,要怎麼活化呢? pepsinogen 分泌出來後,接觸到胃酸才會活化成pepsin,pepsin才會開始分解蛋白質,所以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地方是胃,醣類是從嘴巴開始。

3.壁細胞:可以分泌兩種東西

a:分泌胃酸:利用H-K pump 初級主動運輸,來分泌胃酸,壁細胞會將H 打出去給胃,然後把K打進來給細胞,所以外面的H就會跟Cl離子合成成為HCl ,也就是胃酸。

b:分泌內在因子:內在因子會跟Vic B12結合,結合型態的B12會在迴腸被吸收,所以有做BIlloth 2 的患者,會惡性貧血就是因為迴腸被切除,結合型態的B12沒地方被吸收,就會導致惡性貧血,或是另外一種情況,胃的黏膜萎縮,導致胃無法分泌內在因子就會沒辦法跟Vic B12結合,也就沒辦法吸收,也會惡性貧血,哪種人會胃黏膜萎縮? 胃長期發炎、胃潰瘍、胃癌等等,而且沒辦法吸收B12 ,不能經由口服,一定要IM打才有療效,不然你吃再多的B12都沒有用。

胃液分泌階段:

1.頭期:你看到或聞到就會引起頭期的反射,會刺激下視丘的腹外側核,接著刺激迷走神經,胃液就會開始分泌。

2.胃期:食團(你咀嚼過的食物),吞到胃,胃被膨脹之後,就會刺激G-cell 分泌gastringastrin可以刺激壁細胞分泌胃酸,也可以增加胃的蠕動波,使賁門括約肌收縮,幽門括約肌鬆弛,不過最主要的就是分泌胃酸,跟促進蠕動啦。

3.腸期:當食糜(經過胃的消化蠕動的東西),進入12指腸後,胃液分泌會被腸抑胃反射給完全抑制。

胃的內分泌細胞有:1.G - cell可以分泌gastrin 

影響胃的因素

促進:
1:胃擴張(食團掉到胃),或是蛋白質食物或是胜肽類的食物刺激也會引起
a:Gastrin:可以刺激壁細胞分泌 ,以及增強胃蠕動波,使賁門括約肌收縮,幽門括約肌鬆弛。

b:Histamine:刺激H2受體,使鹽酸大量分泌。

抑制:
1.PH值達到3.0時,對Gastrin會產生負回饋,使胃酸下降,使PH值下降
2.腸抑胃反射: 當食糜進入12指腸,12指腸擴張會引起腸抑胃反射,受到胃酸和脂肪食糜的刺激也會引起腸抑胃反射
3.CCK、Secretin....(還有,但是常考的就這兩個)
4.其他激素:GIP、VIP、Somatostatin....
5.Prostagland E1:可以抑制胃酸合成

小腸:把小腸分三段 12指腸、空腸、迴腸

1.12指腸:看起來很像C字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大概是長這樣  我知道很醜 但是看得懂就好 :) 不然你以為我畫的很好看還來讀護理嗎:) 

2.空腸:管腔比較厚,環狀皺壁最明顯
3.迴腸:比較長

小腸壁由內而外分四層

1.黏膜層:有三個很特別的特徵,可以增加吸收表面積,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
a:環狀皺壁
b:絨毛
c:微絨毛

2.黏膜下層
3.肌肉層:內環外縱
4.漿膜層:腹膜的臟層,形成腸繫膜漿小腸固定在腹腔後壁

小腸特有的運動:
1.分節運動:最主要是拿來for吸收的,推動食糜效果還好而已,主要是for吸收
2.複合移動運動(MMC):在你空腹的時候,會將多餘的消化液掃蕩到結腸

小腸兩種分泌腺體

1.12指腸腺:布路纳氏腺:分布在12指腸的黏膜下層,可以分泌含有HCO3的鹼性黏液,可以中和胃酸,並且保護黏膜。
2.小腸腺:分泌小腸液,小腸液有很多消化酶,什麼胺基多胜酶、腸脂肪酶、核糖核酸酶、雙醣酶:可以將雙醣這種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單醣,ex麥芽醣分解成兩個葡萄糖、或是蔗糖酶可以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、或是乳糖可以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。...
3.會分泌Enterokinase(腸激活酶):可以活化Trypsinogen(胰蛋白酶原),變成Trypsin

小腸激素(小腸的內分泌素)
1.CCK(膽囊收縮素):小腸受到脂肪的食糜刺激就會分泌CCK,CCK有幾個蠻主要的作用
a:刺激含有消化酶的胰液或是小腸液分泌
b:刺激膽囊收縮,排出膽汁
c:抑制胃液分泌和蠕動

2.Secretin(胰泌素):小腸受到胃酸的食糜刺激就會分泌Secretin,Secretin有幾個蠻主要的作用
a:刺激含有HCO3的胰液或是小腸液分泌,可以保護腸黏膜,中和胃酸
b:刺激肝臟製造膽汁
c:抑制胃液分泌和蠕動

小腸吸收養份(養分進入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的方法)
1.單醣類:

a:半乳糖:次級主動吸收,會跟Na-pump一起進入上皮細胞,所以初級主動運輸是Na,次級才是半乳糖,因為半乳糖是跟著Na pump進入細胞的。

b葡萄糖:次級主動吸收,會跟Na-pump一起進入上皮細胞,所以初級主動運輸是Na,次級才是葡萄糖,因為葡萄糖是跟著Na pump進入細胞的。

c:果糖:促進擴散,這邊唯一一個促進擴散,而且果糖需要經過肝臟才可以利用,所以有些人不喝水只喝果汁,以為會瘦,實際上反而會造成脂肪肝就是這樣。

2.三胜肽、雙胜肽、胺基酸:這種都是小分子蛋白質,也是次級主動吸收,初級也是Na,利用Na pump進入細胞的那種。

3.脂質:是利用擴散的方法進入小腸上皮細胞,然後就會變成乳糜微粒,送到乳糜管

小腸吸收養分的部位:我只挑幾個重要的物質給你們背

1. 12指腸:主要吸收,脂肪酸、跟Fe2+ (鐵)

2. 空腸:主要吸收,(單醣、少量雙醣)、小分子蛋白質(三胜肽、雙胜肽、胺基酸)、水份

3. 迴腸:主要吸收,r-球蛋白、膽鹽、維生素B12 

大腸:分為盲腸、結腸、直腸和肛管

1.盲腸:有迴盲孔、胃迴腸反射時會打開

2.結腸:分為升結腸(右腰區)、橫結腸(臍區)、降結腸(左腰區)、乙狀結腸(左髂骨區、下腹區)

3.直腸:直腸被擴張時會引起排便反射,反射中樞在S2~S4

4.肛管:在直腸末端


a:內括約肌:平滑肌,自主神經支配
b:外括約肌:骨骼肌,薦神經叢的陰部神經控制。
c:白線:白線以下是皮膚
d:痔: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曲張,內外痔就以梳狀線為界線。

大腸壁由內而外分四層
1.黏膜層:有上皮細胞特化的杯狀細胞,可以分泌黏液,潤滑腸道
2.黏膜下層
3.肌肉層:
a:內層 環狀肌會到肛門處形成肛門內括約肌
b:外層 縱走肌 會形成3條的結腸帶,當他收縮時會使內層環狀肌上提形成結腸袋
4.漿膜層:結腸的漿膜層上有腸脂垂分布 

統整大腸四個特有構造:
1.杯狀細胞
2.結腸帶
3.結腸袋
4.腸脂垂

大腸的運動:
1.逆蠕動:主要是for吸收水份
2.團塊運動:每天約3~4次,主要是for推送糞便,由胃結腸反射引起,也就是為什麼吃完飯後特別想大便的原因。
3.排便反射:主要是因為直腸被擴張而引起,反射中樞在S2~S4。

肝臟
(1)位置:肝右葉在右季肋 肝左葉在上腹區 
(2)重量:1.5Kg ,體內最大的外分泌線 (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是甲狀腺)
(3)外觀:
1.固定肝臟的韌帶:
a:鐮狀韌帶(將肝臟與橫膈+前腹壁連在一起)
b:肝圓韌帶(將肝臟與肚臍連在一起)
c:冠狀韌帶(將肝臟與橫膈連在一起)
2.肝臟分4葉:(肝左葉、肝右葉、肝方葉、肝尾葉)
3.肝門:
流入肝臟的血管有兩條(肝動脈跟肝門靜脈)
輸出膽汁的(左、右肝管匯合形成總肝管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邊會考肝方葉跟肝右葉間有甚麼? A:膽囊 之類的
或是肝方葉跟肝左葉之間有什麼等等之類的問題
(4)肝血流量:佔心輸出量的30% 是血流量最多的器官 
第二多是腎臟
第三多和第四多是腦或是骨骼肌 (看你當下在運動或是動腦血流量會不同)

(5)肝小葉:以中央靜脈為中心的六角形構造,是肝臟的基本單位

1.竇狀隙:反正就是微血管,會由外而內進入中央靜脈,我說過進入肝臟血管有兩條,一條是肝門靜脈、另一條是肝動脈。
2.膽小管:在肝小葉裡,他是由內而外輸送的,所以與血管方向相反。
3.庫佛氏細胞:竇狀隙網狀內皮上的巨噬細胞,由單核球特化而成的。

肝三合體:就是指肝門靜脈、肝動脈、膽管 

肝臟生理功能:四合成四分解
四合成:合成膽汁、合成凝血酶原、合成Albumin、合成肝醣
四分解:分解Amonia、分解細菌、分解膽紅素、分解荷爾蒙

膽囊
位置:位肝方葉跟肝右葉之間
功能:可以儲存膽汁(肝臟製造,在膽囊儲存)
促進膽囊收縮、歐迪氏括約肌鬆弛、使膽汁排出的因素:
1.迷走神經興奮
2.膽囊收縮素(CCK)刺激

胰臟:是可以兼具內外分泌兩種功能的器官
位置:分為頭、體、尾三部分 
1.頭:在上腹區
2.體:在上腹區
3.尾:在左季肋區

胰臟的外分泌腺:

1.腺泡:分泌消化酶,佔胰臟的97%  

a:消化蛋白質的酶:有胰蛋白酶原(Trypsinogen)、胰凝乳蛋白酶原 有看到我都打原嗎?代表還沒活化,這些要靠Trypsin活化,才有功能,不然一被分泌出來就會分解蛋白質,他會把你的胰臟分解掉,就是急性胰臟炎,慘一點還會穿孔,流出來更慘,那Trypsinogen要怎麼變成Trypsin ,我前面有提到,Trypsinogen要靠小腸液的Enterokinase活化才會變成Trypsin,而Trypsin又會去活化胰臟分泌的各種酶原,那些酶原就會開始有功能。

b:消化脂肪的酶:胰脂肪酶(最強的)

c胰澱粉酶


2.胰臟的兩大特性:
a:消化酶最多最完整
b:含大量的HCO3,鹼性最高的消化液可以中和胃酸。

3.胰臟分泌的調節:
a:迷走神經刺激(Ach),會刺激胰臟分泌含有較多消化酶的胰液
b:小腸激素:
Secretin會刺激胰臟分泌含有HCO3的胰液
CCK刺激胰臟分泌含有消化酶的胰液

好以上是生解的部分,這是你原本就該知道的東西,你內外才知道在講甚麼!
所以在還沒搞懂生解前不要給我讀內外,你會不知道是在公三小。




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

如何準備內外科護理學(體液、電解質、酸鹼平衡)

從現在開始會陸陸續續打大單元,我前面打的小單元約莫佔了20題,大單元就卡了60題,所以大單元不管我有沒有打,你都要把全部看過看熟,了解機轉,每次平均考試都有80分以上才能確保,你國考當天分數不會落差太大。

我在這邊打的都是你必須要了解的,意思是我沒打的部分是你也該了解的 

體液佔人體體重60% 佔體重幾%要記,因為他會考這個人幾公斤,細胞內液佔體重多少之類的。
1.細胞內液:佔人體體重約莫40%  且陽離子最多的是鉀離子 陰離子是HPO4 
2.細胞外液:佔人體體重約莫20%  且陽離子最多的是鈉離子 陰離子是Cl 

體液流動:
1.滲透:低滲透往高滲透跑  ex水分子移動
2.過濾:高壓往低壓跑 ex:腎臟鮑氏囊
3.擴散:高濃度往低濃度跑 ex:肺臟微血管氣體交換

主動運輸就是:低濃度往高濃度跑,ex: Na K pump 要耗ATP的

體液電解質不平衡的調節:(生理)
1.口渴:體內水分調節主要機轉,當你的間腦中的下視丘中的水分恆定中樞,感側到血漿膠體滲透壓(BOP),濃度上升時,代表體液量太少,血很濃稠,這時候他就會刺激下視丘的視上核製造ADH(vasopressin),ADH會作用在遠曲小管(少部分)跟集尿管(主要),就會刺激水分的再吸收,濃縮尿液,使腎臟把水流在血管裡,以及刺激引發口渴感覺,人體就會口渴,跑去喝水,藉此調節。

2.RAA系統:當BP下降或是GFR下降,會刺激近腎絲球器中的緻密斑,就會刺激JG cell 分泌 Renin (腎素) ,反正分泌Renin後它就會刺激腎上腺皮質的球狀帶,會分泌Aldosterone(醛固酮),Aldosterone會作用在遠曲小管(主要)和集尿管(少部分),遠曲小管和集尿管受到Aldosterone刺激後就會開始 (留Na 、水 ;排K 、H)。

3.心房促尿鈉排泄因子(ANP):當心房壓力上升,代表前負荷增加,水有點太多了,心臟負荷不過來,這時候心房細胞就會分泌ANP,ANP就會跑去抑制RAA系統跟ADH,使水分減少,BP下降,前負荷下降,心臟就不會負荷太大了,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病人要限水:) 生解很重要吧 再不看阿 。

4.人體正常的血漿滲透壓(BOP),正常值285~295mOsm/L。

5.大量嘔吐,嘔吐你就它把酸吐出去了,所以H離子會量流失,體內H太少就會造成代謝性的鹼中毒。

6.大量腹瀉:小腸液絕大多數都是鹼性的,所以它一直拉肚子就等於把鹼排出去,HCO3流失,身體鹼一直流失,就會造成代謝性酸中毒

接下來會講電解質的內外:我這邊只會打三個最主要的電解質失衡,就是Na、K、Ca,這邊有一個小技巧,你就想Na跟K是興奮性的離子,越高越興奮,越低越不興奮,Ca離子是抑制性的離子,所以越高越抑制,越低越興奮。

鈉離子失衡:興奮性離子,所以越高越興奮,越低越不興奮 
正常值:135~145mEq/L 

低血鈉:不興奮
症狀:肌肉無力、DTR下降、u/o會上升,因為體內要把水排出去,使血漿滲透壓維持正常,血液濃度上升,回復到正常。

護理措施:既然它低Na,那就補Na 
1.補充鹽分
2.on IV 可以使用3%的N/S (高張) 

高血鈉:興奮
症狀:肌肉抽動、DTR上升、口渴、肺積水、呼吸困難(會肺積水呼吸困難就是因為Na太多,身體內的水也太多,所以水只能跑到肺部,就會造成積水,然後就會呼吸困難),u/o會下降,因為要把水留在體內,這樣血鈉就會被稀釋。

護理措施:既然它高Na,那就限Na,給低張溶液
1.低鹽飲食
2.IV 可用 0.33% N/S (低張溶液)。
3.或是給利尿劑Lasix ,可以抑制Na、Cl 再吸收,增加K離子排出,所以要注意有沒有低血鉀的情形。

鉀離子失衡:興奮性離子,所以越高越興奮,越低越不興奮 
正常值:3.5~5.5mEq/L 

低血鉀:  <3.5mEq/L ,不興奮
導因:多尿、過量胰島素(胰島素會使鉀離子跟著進去細胞內,使血鉀下降,所以糖尿病的病人在打胰島素的時候,除了注意血糖,也要注意血鉀),康氏症候群(aldosterone分泌太多,導致留鈉水排鉀氫),或是Cushing's syndrome,或是使用排鉀型利尿劑ex:Thiazide類利尿劑 

症狀:嗜睡、反應遲鈍、腸蠕動下降、會麻痺性腸阻塞、心跳下降、肌肉無力、呼吸肌無力、呼吸就下降。

低鉀對心臟的影響: T波平坦或導致、ST段下降變長、出現U波 

護理措施:
1.吃富含鉀的食物ex:香蕉、橘子
2.給口服鉀離子的藥:Slow K 而且要飯後吃,會傷胃
3.IV 補充KCl 不能靜脈注射也不可以IM,只能夠Drip喔,你要是IV push 或是 IM 你就等著領法院傳票,希望你夠有錢可以賠病人家屬。
4.IV drip KCl的流速為 <20mEq/L/Hr ,反正就是慢慢滴。
5.因為補充鉀離子所以要監測EKG,若是補太多補到高血鉀要小心VT、Vf 會死人
4.監測腎功能,鉀的排出跟腎很有關係,反正就注意

高血鉀:<5.5mEq/L ,興奮
導因:補太多鉀,ex:補充KCl溶液, 或是少尿、腎衰竭(腎臟無法把鉀離子跟尿液一起排出去就會高血鉀),胰島素缺乏(我剛剛上面講過了),或是aldosterone分泌太少,或是addison's disease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,嚴重燒燙傷、大量細胞死亡,因為細胞內液最多的陽離子是鉀梨子,所以細胞死亡,鉀跑到血管,就會造成高血鉀。

症狀:慌張、不安、腸蠕動上升、腸絞痛、心跳變慢、心律不整、少尿、末期無尿。

高鉀對心臟的影響:T波尖而窄、ST段下降、QRS波變寬

護理措施:處理高鉀有五步驟,去急診實習會用到,因為真的會打,學長實習過,貞的有好嗎:) 
排鉀五步驟
1.先IV drip Calcium Gluconate 保護心臟,預防心律不整(VT、Vf)
2.Jusomin (sodium bicarbonate):矯正酸中毒 
3.10~50% G/W + RI :我前面有講過胰島素可以幫助鉀進去細胞內,忘了麻煩去自殺
4.Lasix:我前面也講過Lasix就是排鉀型利尿劑,會把鉀排出到尿液
5.PO或是直腸給Kayexalate粉(加利美粉),可以促進K從腸道排出

6.若是血鉀真的太高,血液透析有一個適應症,就是當K>6mEq/L時就可以洗腎,預防心律不整。

鈣離子失衡:抑制性離子,所以越高越不興奮,越低越興奮 
正常值:有兩種 鈣的很常考,因為單位不同正常值就不同
1.4.5~5.5 mEq/L 
2.9-11 mg/dl 

低血鈣:<4.5mEq/L  或是<9 mg/dl  越低越興奮

導因:吸收不足、或是副甲狀腺切掉或低下(副甲狀腺可以活化破骨Cell 使血鈣上升,今天被切掉或是功能低下,就沒辦法分泌副甲狀腺素,導致低血鈣),鹼中毒、高血磷(就會低血鈣)

症狀:肌肉痙攣、抽動、強直、口唇周圍麻木、凝血時間延長(因為鈣是第四凝血因子所以與凝血有關,當鈣不足,凝血就差,這是sence )
會有兩個很特殊的症狀: 
1.Trousseau's sign : 壓脈帶充氣導致腕痙攣
2.Chvostek's sign: 敲顏面神經、嘴吧鼻子會抽筋

護理:
1.於飯前30min補充 Vic D 或是高鈣飲食
2.IV: 10% Calcium Gluconate 加在5% G/W( 不可以跟N/S會沉澱)

高血鈣:>5.5mEq/L  或是>11 mg/dl  越高越抑制

導因:副甲狀腺功能亢進,一直分泌副甲狀腺素PTH,就會一直興奮破骨細胞,使骨頭的鈣釋出到血管裡,血鈣就會很高,長期臥床、骨ca、低血磷(蹺蹺板低血磷就高血鈣)。

症狀:肌肉無力、DTR下降、腸蠕動很慢,很慢就會便秘、血鈣太高也會導致很容易出現腎結石、病理性骨折,骨鈣都被拿去變成血鈣了,骨質就疏鬆了。

護理:
1.低鈣飲食
2.給Calcitonin 
3.多吃酸灰性食物,可以結合Ca,將Ca排出

接下來我會教你當ABG gass出來了,你要怎麼判斷它是酸中毒還是鹼中毒,是呼吸性還是代謝性 

先講ABG gass  正常值 我只講你需要知道的

1.PH值:7.35~7.45  小於7.35叫酸中毒 大於7.45叫鹼中毒
2.PaCO2: 35~45(跟肺有關) ,小於35 叫做呼吸性鹼中毒 大於45叫呼吸性酸中毒 
3.HCO3: 22~26 (跟腎有關) ,小於22叫代謝性酸中毒, 大於26叫代謝性鹼中毒
4.BE:正或負2以內都算正常,想於-2叫酸中毒,大於+2叫鹼中毒 

ex:有一位病人 他的ABG gass deta 為 
PH:7.3        PaCO2:75       HCO3:32   

第一:先看PH值 可以知道,目前這個病人是酸中毒的。因為他少於7.35,所以目前單純看PH值只能知道他是酸中毒

第二:找到跟PH值一樣呈現酸中毒的狀態的Deta,也就是PaCO2,看PaCO2發現大於45,代表可以確定這個病人是呼吸性的酸中毒

第三:找有沒有在代償,可以看到HCO3為大於26的是鹼中毒,所以可以知道,目前這個病人是呼吸性的酸中毒,而且他的腎臟正在做代償,想要把鹼拉上來平衡酸中毒

第四:可以確定這個病人是部分代償性的呼吸性酸中毒,因為他的PH值還沒有被代償成功還在酸中毒,所以是部分代常性呼吸性酸中毒,若是代償完成PH值就會呈現正常。

*假如沒有代償,第三個數值就會呈現正常。

抽ABG gass :要注意的事情
1.最好抽橈動脈 
2.抽前要評估Aleen's test 確定橈動脈  順暢 
3.空針內要有少量heparin ,並且放入冰塊水中,立刻送檢,不然報告會不准。
4.穿刺部位要加壓止血,因為是抽動脈,所以不能只壓五分鐘,起碼要10~15分最少,當然不是你壓,請家屬壓。

好 目前體液電解質與酸鹼平衡我就只講這些 基本common sence :) 
假如不知道就不要去考試了 會浪費錢 :) 


加油!!!!!!!!!!!!

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

如何準備內外科護理學(眼、耳、鼻、喉護理)

來到我另一個討厭的章節,眼、耳、鼻、喉護理這大概也考個1題吧,頂最多也就2題,看你要不要準備,反正就大概看看就好。

眼科的檢查:我只看眼內壓
眼內壓:正常:10~21mmHg,超過24mmHg懷疑青光眼

青光眼:眼科的重點跟白內障都是\

導因:
1.反正就是防水排不出去,或是製造太多
2.遺傳、DM、HTN、高度近視

有分兩種青光眼

隅角開放性:(反正就是隅角開著的,代表房水出的去,只是出去的比較慢)這種最常見 

原因:老化、遺傳、高度近視、HTN
症狀:早期的時候,視野不會影響到,但會逐漸變成新月型視野、然後有虹輪視覺、光暈

治療:
藥物(要終身吃):
a:縮瞳劑pilocarpine:
機轉:反正pilocarpine就是副交感神經興奮劑,可以使瞳孔縮瞳,促進房水排出
b:Acetazolamide:碳酸酐酶的抑制劑,可以直接減少房水的生成
c:Timolol:B blocker 減少房水的生成又可以促進排出 但是b Blocler只要有氣喘或COPD就不能用,因為是B blocker !!  為什麼?? 去看藥理啊!!!  好啦因為他會使氣管收縮。

隅角閉鎖性:(反正就是隅角鎖住了,房水出不去,壓力就會急速上升,會很痛)

原因:反正就是不知道甚麼原因,瞳孔阻塞了、虹膜、睫狀肌肥厚,造成流出受阻礙,然後房水一直生成,又出不去,然後壓力就會超快上升,就超痛

症狀:眼睛劇痛!! 視力會快速減退,然後變成管狀的視野,可能會永久失明,算急症的一種。

治療:
最主要就是手術:
1.周圍虹膜切除術,使房水疏導排出。
2.雷射虹膜切開術

次要治療:就是上面講的
1.Pilocarpine:促進房水排出
2.Mannitol:高張溶液,反正就是使你BOP上升,然後房水進去血管裡,高張低張的概念懂嗎:)

不管是閉鎖性或是開放性都要注意一些事情:
1.術後不可以躺向手術側(眼壓會上升)
2.用藥不可隨便停
3.避免任何會增加眼壓的動作
4.禁用散瞳劑,腎上腺藥物會使房水不易流出去,使眼壓上升

視網膜剝離:

分類:
1.裂孔性:侵犯雙側,因為老化、近視、外傷
2.牽引性:大多數是因為DM或眼球Truama造成,會有閃光幻視周邊視野出現浮動的黑點(飛蚊)

臨床表徵:
1.突然發生、不會痛
2.突然看到閃光、或是浮動的黑點(飛蚊)
3.部分視野喪失

緊急處理:
1.立刻躺著休息,避免用力,並且帶上眼罩,不隨意移動頭部

治療:
1.鞏膜扣壓術:壓著鞏膜和脈絡膜,使色素上皮層與裂孔結合
2.氣體網膜空氣填充術:在玻璃體注射矽油、或氟化硫

術後護理
1.若是玻璃體注射氣體、矽油,要採俯臥,使氣體跟矽油向上壓,頂住視網膜,維持這個姿勢1~2week,不平躺
2.給止吐劑,吐的話眼壓會上升,要避免
3.不做眼壓會上升的動作
4.術後一周內要避免眼球快速地轉動:一次用眼不超過1~2hr,術後2~3week可以閱讀寫字、一個月內避免運動、3個月更換眼鏡,半年內激烈運動不做

白內障

原因:95%是老化引起,導致水晶體內蛋白質凝集,變性

分類:
1.老年型:老人失明主因
2.外傷性:長期暴露在陽光底下

表徵:
1.不會痛、好發兩側、水晶體呈現乳白色
2.早期:視力模糊、畏光
3.晚期:中央視覺喪失、失明,呈現白色瞳孔
4.辯色能力差

治療
1.囊內摘除術(ICCE):把水晶體跟水晶體囊摘掉  優點:簡單 缺點:容易視網膜剝離 
2.囊外摘除術:(ECCE):只把水晶體前囊拿掉,保留後囊  優點:不易有視網膜剝離
3.超音波晶體乳化術:目前最常用的手術,利用超音波將水晶體核震碎後取出 優點:可以同時植入人工水晶體

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記得前一小時給散瞳劑

術後護理:
1.睡向健側
2.術後兩周內避免從事眼壓會上升的動作
3.術後一個月內:不提重物、搭飛機、三溫暖
4.縫線處癢可冰敷
5.術後合併症:眼壓會上升,或是偏位

音叉檢查
韋柏式測驗:骨傳導,將震動的音叉放在前額、顱骨中央、鼻尖、眉間、下顎,正常的情況下會一樣大聲,若是傳導異常,患耳會比較大聲,感覺神經異常,患耳會比較小聲。 

任內氏測驗:骨傳導+空氣傳導,就跟韋柏氏一樣做骨傳,之後聽不到聲音後移到外耳道做空氣傳導,正常狀況下空氣傳導會>骨傳導 大概2:1,若是傳導異常骨傳導會大於空氣傳導,感覺神經異常不管健側或患側都是空氣傳導大於骨傳導,但是比較小聲。

傳導性聽覺喪失:主要是因為外耳或中耳病變ex:耳垢太多、耳硬化症、中耳炎等等,做韋柏氏,患側會比較大聲,做任內氏骨傳導大於空氣傳導。

感覺神經性聽覺喪失:主要是因為內耳疾病、腦聽覺中樞疾病、美尼爾氏症候群等等,做韋柏氏測驗患耳會比較小聲,做任內氏測驗,空氣傳導會大於骨傳導但是患耳小聲,可以裝電子耳改善。

美尼爾氏症候群:

定義特徵:起碼要三個症狀出現才可以診斷:
1.耳鳴
2.單側感覺神經聽覺喪失
3.陣發性旋轉暈眩合併噁心嘔吐
4.單側發生
5.亦稱為內淋巴水腫

表徵:
1.耳鳴:連續低音調的聲音
2.暈眩:突然的強烈嘔吐感、天旋地轉
3.聽覺喪失
4.噁心嘔吐

藥物:
1.前庭抑制劑可以降低暈眩感
2.利尿劑,降低內耳淋巴水腫
3.止吐劑

護理:
1.若是暈眩時就馬上躺下,頭不動,然後閉上眼睛可降低眩暈感
2.躺向健側
3.飲食要限鈉限水,因為他內耳淋巴水腫

耳硬化症:
原因:鄧骨硬化,固定在卵圓窗上,進而導致傳導性聽覺喪失,或是體顯疾病。

症狀:任內試驗 骨傳大於空氣傳導 ,雙耳進行性的傳導聽覺喪失

治療:把鄧骨切掉+中耳重建 ,術後要臥向手術側

鼻竇炎:
急性鼻竇炎:會高燒、中午鼻竇極痛
慢性鼻竇炎:不會燒,眼眶周圍痛,早上痛。

治療:
1.Anti:約莫2周
2.鼻黏膜收縮劑:不要太常用,會導致鼻塞加重
3.止痛劑
4.避免使用vena,因為使用vena會導致黏膜外分泌下降,使得鼻竇炎更嚴重,都排不出去
5.可以局部用熱促進分泌物排出

護理:
術後:半坐臥,可以促進分泌物排出,並且先冰敷患側,鼻子裡面會塞紗條,為了壓迫止血,裡面也有塗東西,可以預防細菌跑上去,所以不要自己把他拔掉,術後1~2天解黑便是因為手術出血的關係,正常,兩周內不要做擤鼻涕、咳嗽、挖鼻孔這種動作,避免空氣太過乾冷,會出血,指導怎麼使用鼻滴藥,頭仰臥保持5min。

鼻咽癌
原因:遺傳、家族史、EBV(NPC 的Tumor maker 這是sence)、抽菸、空汙
好發:男性

臨床症狀:
早期:可能頸部淋巴結會腫大,單側耳鳴、疼痛、鼻塞、鼻涕多....
而且鼻咽癌的分化程度都比較差,比較惡性,容易侵犯第5.6.9.10對腦神經


治療:
R/T:以鈷60為主(體外放射) 

副作用:
早期口腔破皮+口乾舌燥(因為R/T把你的外分泌細胞打死了),味覺喪失(暫時)
晚期:牙關緊閉,所以要多做張口運動

護理:
1.R/T的 maker 不可以洗掉
2.有鼻填塞時,採坐姿,由口呼吸,吐出積在鼻咽的血
3.張口運動for牙關緊閉
4.舌頭運動:可以增加口水分泌量
5.皮膚只能用一般清水其他都不行,不能塗乳液

喉癌:

原因:
1.絕大部分是鱗狀細胞癌,且男大於女
2.好發:喉部長期受刺激(ex:抽菸、喝酒、聲帶濫用)

分類
1.內生性喉癌:佔60%,侵犯真聲帶、又叫聲門癌,症狀是聲音沙啞、有異物感,因為淋巴較少,所以轉移慢。
2.外生性喉癌:在真聲帶外,症狀有吞嚥困難、疼痛、燒灼感,富含淋巴,易轉移出去。

治療:
1.部分喉切除術:保留聲帶,適用早期喉癌
2.全喉切除術:適用晚期喉癌,切很多,因為會把發聲的組織切掉,所以會做一個永久性的氣切造口。
病人會:失去言語功能(未來可以練食道語)、喪失嗅覺、喪失呼吸道(會做永久的氣切造口)

護理:
1.維持呼吸道通暢:因為你做喉切除,可能會出血、或腫等等,若是發現病人有出血sign或吸不到氣的感覺就通知醫生。

2.預防頸部過度伸展,如果要坐起來或是翻身的時候,用手托住後頸部。

3.因為病患失去嗅覺,所以要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,食慾會比較好。

4.洗澡時勿使水滴到氣切口,或是穿高領衣,可以遮住或是保暖

喉切除的語言復健(約莫做完手術後4~6周可以開始做)
1.食道語:要練10個月,因為很久所以適用的對象是動機很強的。
2.助講器、人工喉:適用沒耐心、學習動機弱、年紀較高的。


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

如何準備內外科護理學(肌肉骨骼)

這個章節真的CP值普普通通 但又會考 好我不想碎念太多 反正就會考 每章節都會考
啊想考高一點 不要落榜就看 很痛苦嗎? 那你就做對了 你正在做對的事情

Muscle power 看 絕對看 0~5分的意義,以及0~5分適合的運動型態 

DTR:0~+4的意義是什麼要看一下 

常用關節檢查:這個假如在肌肉骨骼就是重點
湯瑪斯試驗:髖關節
膨出:膝關節,少量積液
浮髕:膝關節,大量積液
麥克莫理:膝半月板,軟組織
費林氏:腕隧道症候群

檢查:我只講診斷重點
1.骨cancer:用Bone scan 診斷
Bone scan:IV 放射線同位素,有病變的部分會變黑色(熱區)

2.骨髓炎:用Biopsy 診斷
Biopsy:彈性繃帶加壓,至少休息24hr

3.HIVD、Frature: X-RAY診斷


4.痛風:關節穿刺診斷

關節穿刺:彈性繃帶加壓,制動8~24hr

5.關節腔鏡:可診斷+治療  禁忌:關節彎曲小於50% 或沾黏,或是你要做的部位皮膚有感染,OPD的手術而已不用住院。


6.骨密度:正常值+2.5~-1  小於-1叫骨質不足 <-2.5叫骨質疏鬆


輔具使用:注意使用輔具前要加強肌肉強度 所以測Muscle power 之後選擇適合他的運動加強肌肉強度


1.拐杖長度

平躺:測量腋下到腳跟距離+2吋 
站姿:約莫在腋下2~3指長度
使用方法:身體重心放雙手手掌,不要放腋下會壓迫神經,轴部屈曲30度 

拐杖行走步態:這個章節算常考

1.三點式:(患支+兩拐杖)同時,之後換健支,用於患支不能承受重量時。
2.四點式:右拐然後左腳之後左拐之後右腳,最穩的
3.兩點式:右拐+左腳之後左拐+右腳,用於患支(雙腳)可承受重量,且四點式很熟
4.上樓梯(好腳上天堂):好腳(健側)先上之後在換成壞腳(患支)+拐杖上
5.下樓梯(壞腳下地獄):壞腳(患支)+拐杖先下之後換成健測下 

上石膏流程:必看

1.上石膏前:解釋等等上完10~15分鐘會有熱熱的fu
2.上石膏時:肢體抬高,先在肢體包套襪,而且要比肢體長,不可以有皺褶,骨突處用棉墊保護。

3.石膏乾燥時:上石膏的肢體不能蓋任何東西,不要用任何方法加速乾燥,上體石膏時要抬高頭部(促進靜脈回流),不可以在頭肩下墊枕頭。

上石膏護理:上完後1~2天會肢體腫脹正常,所以患支要抬高,促進消腫,會癢的時候不能把東西伸進去,可用針筒抽空氣,注入石膏內(根本沒效),石膏肢體要做等長運動(等長=一樣的長度),不然到時候石膏拆下來患支會很瘦。

評估6p 這個章節6p最重要! 石膏聞到汗酸味正常,不能夠是惡臭發霉味可能感染

合併症:最重要的就是腔隙症候群:原因就是肢體腫脹,然後石膏還限制你得肢體空間,就會導致靜脈無法回流,然後肢體就越來越腫,壓力越來越大,惡性循環,之後肢體會壞死,壞死就要截肢,所以你要讓這件事情發生嗎? 不要! 會被告死,你的薪水賠不完,要是出現腔隙症候群的前兆(ex:6P症狀),一定要趕快把石膏切開,讓壓力降低。注意:上石膏不可以使用止痛藥,因為會壓抑6P症狀。 


移除石膏後護理:移除後皮膚很敏感,上面會有黃色鱗片,皮膚碎屑(表皮每三個禮拜死一遍長一遍),所以那個死皮就用礦物油或嬰兒油軟化之後去除,之後涂抹乳霜或嬰兒油促進恢復彈性,剛拆除後的肢體不能立刻下垂或行走,可能會很痛,下床行走可以使用彈性繃帶,而且這段時間少曬太陽。(敏感)


牽引:骨折恢復位置、制動、維持身體骨架排列正確、促進癒合、減緩肌肉痙攣、預防畸形


有效牽引:

1.長骨牽引:牽引力跟骨頭要成一直線
2.頭部、骨盆牽引:牽引力與脊柱一直線
3.反牽引力:就是體抗牽引的力量,也就是你本身的體重,比如說抬高床尾
4.牽引時間、重量、都不可以自己調整,要有醫囑
5.所有裝置懸空
6.腳不可以碰床尾,不然重量會有差

牽引種類:

1.皮膚牽引:反正就是利用皮膚牽引,大概要1個月
2.骨骼牽引:把器械打進骨頭穿過去然後牽引,所以要外科無菌,不然會骨髓炎,然後只能穿過皮膚、皮下、骨骼,其他都不行,只記可以穿過的部分,不然不能穿過的要記太多了。
3.平衡懸吊式牽引:可以同時用皮膚跟骨骼,活動範圍大而且不影響拉力。

牽引方式:

1.頸部牽引:間歇性的皮膚牽引,床頭抬高。低半坐臥或高半坐臥
2.骨盆牽引:皮膚牽引,直接作用在髂瘠上,抬高床尾,腳下放枕頭
3.勃克式牽引:直線式的下肢皮膚牽引,髖骨或股骨頸骨折手術前制動,緩解下背肌肉痙攣,不用抬高床頭。
4.勒賽爾式牽引:平衡式的皮膚牽引,用於髖部、股骨頸骨折的制動,膝部要懸空。
5.骨骼牽引:大概一個月,用吊床支拖肢體,有較大活動範圍,鋼針穿過骨頭,每班(8hr)清潔及觀察有沒有感染,清除傷口分泌物用雙氧水之後用Alc-BI消毒。

牽引的合併症及護理

1.預防pressure sore q2h 翻身 (永遠都記得長時間臥床預防pressure sore )
2.長時間臥床,因為都不動,也沒辦法曬太陽,所以體內沒辦法製造Vic D ,血鈣就不高,所以副甲狀腺就會開始分泌副甲狀腺素使血鈣上升,既然高血鈣就會低血磷(高血鈣就低血磷、高血磷就低血鈣永遠的準則記住)
3.長時間臥床,腸蠕動就慢,腸蠕動慢就預防便祕,高纖維多喝水高蛋白(準則)
4.牽引若是移除了,要慢慢下床,因為血液會大量衝下去,所以腳可能會痛,或是姿位性低血壓。
5.骨髓炎:若骨骼牽引最嚴重的合併症,所以每班才要消毒觀察感染sign啊!!!! 

骨折:應該算簡單簡單拉 我記得沒甚麼考過,反正我就打重點應該要知道的

癒合過程:

1.血腫形成期,所以會痛會腫看起來會紅紅腫腫然後就開使
2.細胞增生期(肉芽組織形成期)之後
3.骨痂形成期(纖維骨痂)
4.骨化期(鈣化期)
5.鞏固期
加速癒合的條件:
1.不是負重的骨骼,不用動就可以休息,趕快好
2.扁平骨、海綿骨:裡面有紅骨髓所以長的會比較快 所以緻密骨的話就很慢(所以才說要讀生解)
3.no infection ,而且血循不錯
4.小孩(小孩長骨頭長很快)
5.制動(固定不動,同第一點)

骨折當下的緊急處置(身為醫護人員還是要知道骨折當下要幹嘛)

1.先剪開骨折處的衣服(要問可不可以剪,不行就想辦法,不然台灣這個死國家有些人水準太差了,剪開還會叫你賠錢你他媽的)
2.固定肢體、制動 (固定超過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)
3.出血就加壓止血,壓迫近端動脈喔不是叫你直接壓在傷口上,記得人家骨折嗎不是一般傷口餒,壓在骨折處上是不是想被打(常識)
4.用無菌敷料蓋住傷口,預防外來感染,若是open fracture 不要給人家推回去,反而會感染,就蓋著然後制動就好,不要亂來
5.評估6P或CTMS (詳細是甚麼自己翻)

常見骨折部位:
1.髖骨骨折:常見股骨上基本上很堅硬,所以容易斷的人就是老人跌倒
2.股骨骨折:常見股骨下
3.骨盆骨折:要撞到骨盆骨折大概就是外傷造成的,很嚴重,那邊很多大血管,會直接Internal bleeding致死。外傷常見死因

合併症:

1.腔隙症候群我前面有講自己看
2.脂肪栓塞:容易發生在長骨骨折!!!(長骨有哪些是生解的東西所以我才說生解很重要),會塞到肺血管,會死人的,假如有人長骨骨折然後突然喘起來或沒意識要r/o 脂肪栓塞。
3.Infction:常發生在open frature , 因為你open frature所以一定穿破皮膚啊,皮膚本身就有細菌,若是外傷一定又有更多細菌,open frature超級麻煩
4.低血容積休克:反正就是出血出到休克,哪種骨折最容易出血出到死?我剛剛就說是骨盆骨折所以我才說那是重大外傷常見死因。 
5.無菌性壞死(缺血性壞死):反正就是你骨折然後傷到動脈,動脈供應不到骨頭,骨頭就缺血缺氧壞死,常見於股骨頸骨折
6.癒合不良:誰容易癒合不良?? 想 用腦袋想 , 老人、免疫力差、HIV、DM、血管硬化的。
7.氣性壞疽:反正就是細菌感染,誰會造成氣性壞疽???  產氣夾膜桿菌 !!!! 微生物重不重要? 重要! 而且產氣夾膜桿菌感染要注意那些事情? 看微生物!!! 
8.血栓靜脈炎:反正就是你腳的靜脈因為血液循環差獲釋都不動又不喝水,然後就凝固產生血栓,會有Homan sign ,小腿會痛,不能按摩、小心肺栓塞(通則好嗎通則!)

骨髓炎:蠻重要的要看

細菌感染,發炎,怎麼會感染? open frature 會啊,因為細菌從皮膚跑到骨髓啊,皮膚最常見的菌種是什麼??? 金黃色葡萄球菌 (Staphylococcus aureus),為什麼附上英文,因為會考英文啊:) ,微生物會考,骨髓炎除了感染sign(紅、腫、熱、痛)外還有一個很特別就是會有膿性白色小骨碎片流出。

診斷:我前面講過骨髓炎診斷要做biopsy  (近不去刀房,可是早期要診斷怎麼辦? MRI)  但是切片還是最準確 


治療:

1.Anti:骨髓炎好不好打抗生素? 不好打! 很容易復發,因為很深處,抗生素不容易進去,既然這樣就要打久一點,所以骨髓炎都會打到一個月最少。
2.OR:切開或做Debrightment、把Puss引流出來、恢復會比較好
3.高壓氧治療! 這個也很特別 我目前有講到兩個疾病要高壓氧,一個燙傷,另一個就是現在講的骨髓炎)
4.制動
5.然後就高蛋白、高熱量、高鈣(blablabla就是稍微腦袋動一下想一下的東西)

骨質疏鬆:我前面有講過骨密度要小於-2.5才算

病因:

1.停經:因為estrogen減少,estrogen有報告說他會強化你的造骨細胞能力以及弱化破骨細胞的能力(那是什麼細胞自己去看生解,生解重不重要,超重要)


2.老人就容易骨質疏鬆


3.副甲亢:一直分泌副甲狀腺素(反正就是一直強化你的破骨細胞然後抑制造骨細胞),然後你就會一直高血鈣,然後骨質疏鬆就越來越嚴重


4.不運動、不曬太陽、太愛喝咖啡或茶blablabla


高危險群:你就看病因去推高危險群, 缺的我補在下面

1.長期使用類固醇:這個是常識,長期使用類固醇容易骨質疏鬆是常識 常識 常識! 

症狀:

1.駝背、變矮(脊椎塌陷)、下背痛
2.會自發性骨折,骨質疏鬆嚴重的人會隨便稍微輕輕撞一下就碎掉,我說骨頭
3.骨質疏鬆就是高血鈣,高血鈣就低血磷 永遠記的這兩個蹺蹺板
4.高血鈣就要小心幾個東西,小心甚麼東西? 高血鈣是大章節的東西你應該要知道

治療:
1.缺鈣就補鈣:Calcium bicarbonate (碳酸鈣),避免跟鐵跟高纖食物並用
2.碳酸鈣在飯後用,因為怕胃酸把他分解掉,吃下去沒用,避免跟茶、咖啡共用
3.碳酸鈣的副作用就是高血鈣的症狀
4.停經的婦女就補充estrogen 但是乳癌跟內膜癌的患者不能用,會變嚴重(想早點死你就繼續吃estrogen,有研究指出estrogen與乳癌、子宮內膜癌有高相關性)
5.吃降鈣:(cacitonin):是鼻噴劑跟針劑,沒人在口服的

關節置換術

THR(全髖關節置換術)

常見合併症:鬆動跟脫位是最常見的合併症,只要發現傷口劇烈疼痛、患支變短、喀喀聲、就代表有可能是脫位了。

手術後護理:反正就是外展最重要,不要內收這樣
1.患支每hr,【腳踝】可做ROM
2.術後第二天可以下床走(配輔助工具)
3.維持髖關節外展、可以防止脫位(為什麼生解會教)反正就是股骨頭可以進去髖臼(結果還是很傲嬌的教了)
4.禁止:雙腿交叉、內收、躺向患測
5.當你要平躺或側臥要:雙腿外展、中間放外展枕頭

居家care:
1.一樣外展
2.不雙腿交叉
3.坐有扶手的椅子
4.馬桶要墊高(重要,因為你是護理師你要衛教)
5.坐的時候髖部要高於膝蓋

TKR(全膝關節置換術)

手術後護理:
1.下肢抬高(消腫、促進血循)
2.術後1~2天開始做股四頭肌運動
3.術後第2天要下床(你到時候去臨床目標要有)
4.患肢盡早開始主動運動,但是要藉由CPM(持續性被動運動機),逐漸增加膝關節彎曲角度從15度開始每天往上加5~10度。
5.使用彈性繃帶、板夾固定膝關節,維持膝關節最大伸展(平直)

截肢(Ambutation)

原因:
1.上肢:大部分是因為外傷、電、燒傷
2.下肢:大部分是因為周邊血管病變:比如說DM或是PAOD造成傷口不易好感染就截肢
3.Ca (小孩比較常見骨肉瘤),大人如果骨頭有Ca比較大的機會是轉移的

方式:

開放性截肢:傷口沒有完全縫合,反正就是要引流才會這樣,哪些會需要引流? Infction 裡面要是有puss是不是要引流傷口會比較快好,啊不然你把他關起來,細菌不就很爽,直接訂購一間帝寶,長超快。

閉鎖性截肢:傷口的皮瓣要縫合就用閉鎖,不可以有感染,有感染麻煩看上面
膝上截肢:膝上截肢代表膝關節切掉了,要裝義肢比較麻煩,是也可以拉。
膝下截肢:膝下截肢代表膝關節沒被切掉,要裝義肢行走相較膝上來的方便。

合併症:我只講特別的,一般的什麼感染sign、出血sign就是常識不會就自己切腹
1.幻肢痛:蠻常見的,病人會以為他被切掉的腳會痛,告訴病人:這非常normal,是暫時的,轉移注意力就好。

護理措施:
1.睡硬板床
2.術後24hr殘肢要平置,與健側靠攏(內收),這時候反而不能外展,要內收,前面很多外展,這邊是內收,知道國考會怎麼考了嗎? 哪個外展哪個內收,所以才說這很重要。
3.術後1~2天,多翻身、俯臥(可以協助內收)
4.預防水腫(抬高下肢、彈性繃帶)都是固定這些字眼
5.避免做:外展、殘肢不能墊枕頭、或是殘肢下垂、站立時將殘肢放在拐杖手柄上。
6.殘肢皮膚護理:反正就不要抹任何東西、殘肢可以套上棉襪,保持圓錐型
7.枕頭按壓殘肢運動、過度伸展運動(增加皮膚韌性)
8.起床後立刻穿上義肢,不要隨意脫
9.義肢保養:用濕肥皂布,或濕布擦,不可用水清洗,假如有皮革會變形,擦乾後才可以穿。

痛風性關節炎

病因:反正就是一種慢性病,一輩子不會好,就配合飲食控制,藥物等等,反正就是嘌呤(purine)代謝異常,導致尿酸量升高,結晶沉積在關節,然後你的免疫系統就去打他,就關節發炎,而且大多在四肢遠端的關節,好發40y以上男。

診斷:
1.血中尿酸值上升 
2.尿液:尿酸大於600mg/24hr代表異常,在做這個之前要禁食任何嘌呤食物5day才能做。
3.關節穿刺術,看有沒有尿酸結晶(是可以確立診斷的)

藥物以及飲食控制

1.急性期:colchicine,首選急性藥物,還有NSAID ex:Indomethacin 抑制炎症
2.慢性期:吃兩種藥物 
第一種:allopurinol 可以抑制尿酸形成 (藥理小知識這顆藥物是常會發生SJS的高危險藥物)發現就要立刻停用,而且這種死亡率也蠻高的。
第二種:Probenecid 可以加速尿酸排泄
3.飲食:低嘌呤食物、湯、酒不要喝

護理:
1.甚麼冷敷制動啊、臥床休息這種我就不說了
2.低嘌呤食物,而且要多吃鹼灰性食物,防結石
3.避免吃酸灰性食物
4.不能使用aspirin thiazide類藥物

退化性關節炎:
病因:是非炎性的,與老化有關,好發於平常的負重關節(大關節髖、膝關節這種)

臨床表徵:
1.會痛,休息會好一點,晚期晚上會痛
2.凌晨或休息一段時間沒動,就會僵硬,熱敷可緩解
3.希伯登氏節結(Heberden nodes):手指遠端關節會有節結
4.蒲夏氏節結(Bouchard's nodes):手指近端關節會有節結
5.活動有輾扎音










治療:
1.Aspirin  NSAID 之類的
2.制動,活動用大關結,然後熱敷
3.將玻尿酸打入關節腔(治標不治本,之後還要再回去補打)
4.THR 、TKR

護理:
1.避免膝下放枕頭
2.每天俯臥兩次
3.熱敷,急性期冷敷
4.活動用大關結、然後做等張運動

下背痛

定義:好發L4~L5、L5~S1,且痛持續3個月,可診斷

導因:背部筋膜發炎(最常見),HIVD 等等的

症狀:痛、然後會輻射到大小腿後面

醫療處置:
1.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
2.熱療
3.背架:可以制動、然後減輕疼痛感、強化背部骨骼架構適用骨質疏鬆
4.牽引:骨盆牽引
5.姿勢:保持背平直、睡硬板床

護理:
1.保持背部平直
2.睡硬板床
3.搬東西用大肌肉
4.避免長時間坐著
5.平躺的時候髖部膝蓋 要彎曲 
6.坐的時候膝蓋高於髖部
7.站的時候:雙腳交替踏步,然後不要穿高跟鞋
8.加強你的肌肉可以減少骨骼負重
9.局部熱敷

腕隧道症候群

病因:正中神經受壓迫、女生多
症狀: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會覺得無力、麻刺感、疼痛 (因為是正中神經所以那三跟)

診斷:
1.費林式測驗(+)
2.提內爾式測驗(+)

治療:aspirin 、Vic  B6 (正中神經)、制動、OR

骨腫瘤
症狀:晚上會有生長痛、血鈣會上升
種類有三種
1.良性腫瘤:如骨軟骨瘤(良性中最常見)
2.惡性腫瘤看兩個
骨肉瘤:發生率高、死亡率高、好發年輕男性,長在長骨骨垢端。
軟骨肉瘤:第二常見骨肉瘤

3.轉移性骨癌(最常見):來自肺臟、乳房、肝臟...

檢查與治療
1.骨掃描:病灶部位吸收量會高
2.骨切片:可以做分期、診斷


好我討厭的章節之一結束了
接下來還有眼耳鼻喉
加油 !!